分享缩略图

秘密探索者和失踪的科学家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配套细则来了秘密探索者和失踪的科学家监管配套细则来了,影响几何?

2024-04-26 16:37:18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就《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细化了哪些监管规定?将对用户权益保障产生怎样影响?一起来看关键内容——

在广州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境外来宾支付服务咨询台,来自印度的旅客(左)在咨询微信支付业务。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

关键点一:细化监管规定,审批环节做“减法”、效率做“加法”。

近年来,我国非银行支付业务量快速增长,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去年12月,我国公布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出台的首部金融领域行政法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对支付机构的准入、业务规则等作出了总体规定。

“为保障条例有效实施,有必要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相关行政许可程序,做好条例衔接性条款承接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介绍,细化相关工作要求和具体办理流程,可推动支付机构行政许可工作公开透明。同时,适当下放部分支付机构变更事项审批权限,提升支付机构办事效率,更好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条例中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等重要概念及内涵,细化支付机构设立、变更、终止等行政许可程序。

“明确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和时效要求,便于我们和监管部门沟通,明确申请能多长时间收到回复,有助于我们做好业务发展规划。”一名支付机构负责人说。

关键点二:明确注册资本等要求,提升支付机构风险防御能力。

当前,非银行支付机构年交易量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的约八成和一成。支付业务与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要持续提升支付机构风险防御能力。

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支付机构注册资本附加要求,以及净资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比例。据介绍,在非银行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在人民币1亿元基础上,根据附加要求,部分在全国展业、全牌照的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或将提升至4亿元。

“当前规定与国际上的监管实践、国内的监管趋势相一致。”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合理适度提高注册资本和净资产要求,有利于提升支付机构风险防御能力,强化公司治理和稳健经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关键点三:细化用户权益保障机制,收费调整应提前公示。

此前条例大幅增强了用户权益保护力度,把保护用户权益作为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此次征求意见稿细化用户权益保障机制,对用户资料及交易记录保管时限、收费调整等提出明确要求。

征求意见稿提出,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对用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后或者一次性交易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对交易记录自交易结束后至少保存5年。

另外,征求意见稿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调整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的,原则上应当至少于施行前30日,在经营场所、官方网站、公众号等醒目位置,业务办理途径的关键节点,对新的支付业务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进行持续公示,在办理相关业务前确认用户知悉、接受调整后的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并做好协议换签工作。

关键点四:新旧支付业务分类平稳过渡,不改变原有业务许可范围。

随着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出现了条码支付、刷脸支付等新兴方式,原有分类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发展和监管需要。此前条例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与支付交易处理两类,而非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业务等三类。

此次征求意见稿规定,储值账户运营、支付交易处理业务分别细分为Ⅰ类、Ⅱ类,并明确新旧分类方式对应关系。

“征求意见稿充分考虑新旧分类方式平滑过渡,不会改变支付机构已取得的支付业务许可范围,预计不会对支付机构的业务连续性及用户使用体验产生影响。”一位业内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过渡期满,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换发支付业务许可证,对存量支付机构设立条件进行审核。根据征求意见稿明确的新旧支付业务衔接方式,监管机构设置了较为充足的换证过渡期,最长可达近5年。有10多家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到期日分别为2024年7月9日和2025年3月25日,为避免这些机构因时间紧迫无法满足要求,征求意见稿适度放宽了过渡期。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人士介绍,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抓紧相关制度文件立改废释工作,确保各项制度系统集成、协调高效。根据过渡期安排,有序开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工作,督促支付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严格落实有关规定,将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全链条监管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优化支付服务市场秩序。

新华社记者吴雨

【责任编辑:刘维佳】
返回顶部

© 2023-2025 [碟调网] Sitemap 本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若有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研究所秘密所
分享缩略图

研究所秘密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2000研究所秘密所将精彩亮相

2024-04-26 16:37:18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闻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成都4月23日电 (记者朱虹)“目前,2024成都世园会各项筹备工作全面完成,运行团队全部到位,并组织了多次演练和压力测试,全面做好开园迎接国内外游客的准备。”今日,记者从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月26日,成都世园会将邀请约800位国内外嘉宾参加开幕式,共同见证这场具有巴蜀风韵、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园艺盛会。

2024成都世园会定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举行,会期186天,主题是“公园城市 美好人居”,理念是“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本届世园会展园总数、境外展园数量、协会和企业展园数量均创下历届B类世园会之最。除花卉园艺展览展示外,将举办各类活动共计2000多场,平均每天多达10场,预计将吸引500万人次前来参观。

在3年多的筹办过程中,成都严格按照“简约、安全、精彩、专业”办会要求,全面落实“办会、营城、兴业、惠民”目标导向,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都世园会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精诚合作,高效推进,为筹办好本届世园会打下扎实基础。目前,成都世园会各项工作基本就绪,即将精彩亮相。

游在世园 建设布展全面完成

据成都世园会组委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张引潮介绍,主会场中华园艺展区、国际园艺展区、天府人居展区等7大展区,锦云楼、主展馆、综合服务馆、天府人居馆、成都国际友谊馆、植物馆6个核心场馆布展工作已全面完成。公共景观区域的主要建筑以及园区乔、灌种植,地被花卉的布置也全面完成。113个展园建设及布展工作已全部完成,运行团队均已到位。各展园正在进行时令花卉的栽植,约有60余种当地植物和500余种展园特色植物集中呈现,确保开园后场馆、展园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各具特色,令游客感受世界园艺的多彩魅力。温江、郫都、新津、邛崃4个分会场也全部建成并投入试运营。

“为方便游园,我们设置了南侧1号门、西北侧2号门、东北侧3号门3个游客出入口,设置特殊人群绿色通道和无障碍设施,提供物品寄存、轮椅、婴儿推车服务。”成都世园会执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执委会建设管理部副部长、园区运营部副部长杨敏介绍,园区提供“一环一带”园区交通服务,无论从哪个门进入,都可沿着环形的一级园路(5公里)到达综合服务区、未来园艺展区、中华园艺展区、天府人居展区、国际园艺展区、生活园艺展区、童梦世园区7个片区,沿途设置6个游园电瓶车站点,游客可在一级园路快达、二三级园路漫游的多种组合中自由选择。

围绕“繁花簇锦 世园营城”主题,聚焦“乐游成都、花惠蓉城、活力锦城、汇聚天府”四大板块,统筹联动成都相关部门、区市县、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将创意策划和嵌入宣传相结合,构建2024成都世园会“1+4+13+N”即(1个主题、4个板块、13个系列、N场活动)体系,组织开展2000余场活动,既有开幕式、开园活动、城市主题日、闭幕式等规模较大的活动,也有非遗展演、夜游世园、童梦世园等全龄友好的会期活动。作为世界园艺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成都世园会突出花卉园艺特色,将举办月季、盆景、兰花、荷花、菊花、芙蓉花、插花花艺、花园建造8项专业国际竞赛,集中展示当今花卉园艺领域的最新品种、最新技术、最新成果。成都世园会以花为媒,为中外多元文化搭建文明交流平台,精彩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以人为本 展示内容丰富多彩

成都世园会展览展示,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相映成趣、科技人文相互融合的特色。例如,主展馆的“一号树:碳中和城市的建筑”主题展,以探索碳中和城市关系为题,唤起游客对双碳领域的关注和思考;植物馆展陈布局了“植物之旅科普馆”“浪漫雨林温室馆”“花艺文创体验馆”等,从时间之旅、空间之旅、人文之旅3个维度,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植物科普教育体验;成都国际友谊馆策划上百个以国际友谊为主题的常设展览,通过“实物+多媒体+互动+氛围”的多维方式,精彩展现成都与国际朋友圈的“无界交流”。

本届世园会倡导绿色低碳公交出行,特别推荐游客乘地铁游世园。“18、19号三岔地铁站和主会场之间提供免费摆渡,同时结合游客需求动态开行10条世园会直通车,从天府国际机场、成都东站、简阳东客运站、高铁简阳南站、成宜高铁三岔湖站、丹景台景区、丹景谷漂流、龙马湖公园以及郫都、新津、邛崃3个分会场可乘坐直通车抵达主会场。”杨敏说,自驾游客可在P2、P3、P6停车场停放爱车,步行从1号门进园。乘坐大巴车的游客,从P7停车场下车后推荐步行200米从3号门入园,也可乘坐园外循环线从1号门入园。游客可通过智慧交通app实时获取沿途车流情况和停车信息,合理规划出行路径,顺畅出行。

聚焦游客出行、游憩需求,持续补齐“软硬件”服务设施。张引潮称,按照主会场每天10万人次的最大承载量、各分会场预估游客量,统筹设置就餐区、停车位等;持续优化交通保障,设置世园主题地铁专列,增加公交巴士接驳班线,针对会期及节假日“潮汐式”客流特点,制定了专项交通运力调度计划和交通拥堵应急处置措施,保障交通通达能力。

【责任编辑:刘维佳】
返回顶部

© 2023-2025 [碟调网] Sitemap 本站所有资源均收集于互联网,若有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